在廣西的大山深處,一對夫妻為方便當?shù)亓羰貎和蠈W,守著村子唯一的教學點,他們以校為家,既當老師,又當“保姆”。這里也由此被村民親切地稱為“夫妻學校”。
近日,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百色市德??h東凌鎮(zhèn)新屯村那王教學點,見到了在山里堅守了幾十年的黃永勇夫妻。
一對夫妻守著32個娃,累并快樂著
9月7日,記者從德??h城出發(fā),在崎嶇山路上驅車2個多小時才到達該教學點。此時,49歲的黃秀碧正在一樓一年級班布置作業(yè),51歲的黃永勇則在二樓三年級班上作文課。隨后,黃秀碧一出教室,就馬不停蹄到食堂給孩子們做飯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2ccc80.jpg)
黃永勇指導學生寫作文。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蔣文躍攝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30c3de.jpg)
黃秀碧為孩子們做午餐。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蔣文躍攝
據(jù)了解,東凌鎮(zhèn)距離德??h城60多公里,是該縣最偏遠的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而從東凌鎮(zhèn)集鎮(zhèn)到那王教學點還有20多公里的山路。
據(jù)黃永勇介紹,那王教學點曾是一所完全小學,最多的時候有6個年級,12名教職工,180多名學生。隨著教育資源整合,學生數(shù)量減少,原有老師的退休、調(diào)離,學校慢慢變?yōu)榱私虒W點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39bbf7.jpg)
夫妻倆與孩子們舉行升國旗儀式。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岑秀杯攝
“現(xiàn)在只剩下我們夫妻倆了。”黃永勇說,新學期學校報名32名學生,分一至三年級3個班,所有課程都由他們二人負責。為不影響教學進度,夫妻倆決定實行復式教學:先給一年級講課,二年級自習,再給二年級講課,一年級做作業(yè);對三年級的12名學生,他們則輪班講課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3d2016.jpg)
黃秀碧給二年級孩子們上課。
曾因生活而動搖,終為孩子堅守
1987年高中畢業(yè)后,黃永勇就來到東凌鎮(zhèn)隴門村德金小學當代課教師,之后輾轉幾個教學點,于2004年調(diào)到了新屯村那王教學點。任教30多年,他早已習慣“身兼多職”。如今,他既是學校校長,又是教學主任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4194d9.jpg)
黃永勇與孩子們的課間活動。
黃永勇說,當年,他沖著一份安穩(wěn)的工作回到鄉(xiāng)村,站上講臺幾十年,發(fā)現(xiàn)山里學校承載的不僅是孩子們的求學夢想,還有這些家庭改變命運的希望。山村需要他,自己也已離不開這些孩子。也是因此,他多次放棄了走出大山的機會。
十幾年前,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家建房子,周遭的變化曾讓黃永勇動搖過,“人家一個月掙好幾千,我的工資幾百塊,住的還是瓦房,落差很大”。
就在他要決定辭職去打工時,在一次家訪中被家長的話觸動了,“你走了,我們的孩子怎么辦?”
此后,黃永勇堅定了自己的決心,面對多次調(diào)離機會,他都毫不猶豫放棄了。
夫妻倆以校為家,既是老師又是“保姆”
黃永勇的妻子黃秀碧是新屯村人,她的父親是當?shù)匾幻诵堇辖處?,受父親影響,她從1993年中師畢業(yè)后也投身教育事業(yè)。1995年,黃秀碧與黃永勇相識,并在兩年后結為了夫妻。
為方便教學,黃秀碧請纓吃住在學校,開始了以校為家的教學生涯。后來考慮到孩子的上下學人身安全,同時為減輕老年家長的負擔,黃永勇夫婦把孩子們也留在學校吃住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463f34.jpg)
夫妻倆護送學生出校門。
比起丈夫,黃秀碧承擔的事務更為繁瑣:除上課外,要給孩子們準備早午餐,飯后督查孩子們午休,下午放學看護孩子直到被家長接走,個別留守的孩子還要留堂輔導作業(yè)。每天她都要到很晚才能休息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49d9a2.jpg)
黃秀碧輔導學生作業(yè)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4c66f5.jpg)
黃秀碧護送學生走出校門。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蔣文躍攝
有了他們的照顧,孩子們在學校過得愉快、學得開心。二年級學生陸意微是一名留守兒童,當記者問他有什么話要跟老師講時,他脫口而出:“兩位老師就像我的父母親一樣,教我們讀書學知識,還給我們做飯,非常辛苦?!?/p>
心系學生,夫妻決定堅守大山直至退休
黃永勇的女兒今年23歲,在2017年大學畢業(yè)后也當上了人民教師,如今在德??h城關鎮(zhèn)實驗小學任教。
黃秀碧說,當初女兒還不太情愿當老師,沒想到工作幾年后,女兒也愛上了這行?,F(xiàn)在,母女倆經(jīng)常交流教學心得,他們夫妻倆還不時請教女兒新式教學設備的使用。
“父母年紀大了,我怕他們身體吃不消,更擔心他們耽誤了對學生們的教學?!迸畠阂蚕M改改軌蚪毯脤W,其他的不用過多操心。
![包含三十二學校是什么意思的詞條](http://m.qx709.com/zb_users/upload/printer/2021-10-02/615753b568e05.jpg)
孩子們放學后,夫妻倆共同備課、批改作業(yè)。
黃永勇夫妻則表示,幾十年來,他們已經(jīng)習慣了山村的教學生活,這個教學點的存在,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有書讀。他們是孩子們的希望,他們要這里直到退休。
據(jù)了解,黃永勇夫妻曾先后獲得市縣級榮譽,多次榮獲教學優(yōu)秀等次獎,夫妻倆不僅將一批批學子送出大山,也孕育著鄉(xiāng)村振興的人才希望。
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(chuàng)出品,未經(jīng)許可,任何渠道、平臺請勿轉載。違者必究。